
新湖南客户端7月4日讯(通讯员 夏海专 王元伟 许飞)基本医疗保险是党和国家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2023年,东安县医保局按照省政府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和市政府打好发展“六仗”的工作部署要求,积极采取有力举措夯实医保工作,持续推进医保“五化”工作见成效。
一是参保全民化、夯基础。2023年,完成了全县城乡居民461732人的参保,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01%,全县77958名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100%。有力构筑了多层次的健康保险体系,为有效推动我县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待遇保障清单化,惠民生。扎实做好“两病”专项保障。截至2023年5月底,我县享受“两病”门诊专项用药待遇的患者31610人,36638人次,其中高血压享受人数24376人,享受人次27968人次,总费用106.64万元,统筹支付72.8万元;糖尿病享受人数7254人,享受人次8670人次,总费用49.62万元,统筹支付33.21万元。县医保局通过电话随机访问,满意度100%。做实特殊对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全额资助参保。特困人员、孤儿合规医疗费用救助比例100%,其他救助对象不低于85%。截至2023年5月底,资助困难群众参加2023年度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共26665人,资助金额达708.5万元,参保率100%;救助对象门诊和住院非一站式救助共542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07.03万元。
三是医保改革多元化,谋长远。持续加强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管理使用改革。全力推进医疗机构开展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及时推动新增谈判药品集中采购使用、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等惠民政策落地见效。2023年组织开展国家集采、省级联盟集采、市级联盟招采7批次,集中带量采购品种206个,采购药品耗材总额161万元。开展医保药品“免费配送健康快车”行动。2023年二季度需“免费配送”7466人,已“免费配送”11325人,医保药品“免费配送”率为151.68%。县委书记唐何撰写的署名文章《创新“两病”管服体系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在湖南日报刊登。《湖南东安探索“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直通机制》在国家医保局《医保工作动态》刊发推介,《东安精准服务基层“两病”患者》先后在湖南日报、农业农村部官网刊发推介。
四是经办服务一体化,零矩离。激活“三级”经办小窗口,服务大民生。赋能基层“就地办”。将29项惠民医保服务事项下沉乡镇、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和定点医疗机构,就地办理医保服务事项11226件,门特审批9173人次;流程最优“简单办”。深度优化流程、减证便民,精减办件环节37%,直减办理材料55%,压缩办理时限75%,34项业务即时办结,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单办结”。操作智能“指尖办”。42项医保服务事项从“窗口排队”升级到“一键申请”、“一网通办”。全县定点医疗机构100%实现普通门诊、43个门诊慢特病异地直接结算。上门服务“帮代办”。变“找人服务”为“服务找人”,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网格化开展“敲门服务”行动,上门服务参保群众2.3万人次,帮代办服务经营主体560家次。流程明了“满意办”。通过微短信将业务受理、办理、好差评定等及时推送办件人,让其清楚经办动态、明了办理结果、评价服务质量,回应群众关注关切,倒逼服务时效、质量和满意度提升。今年6月在全市医保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管领导就医保经办服务工作作典型经验介绍。《湖南东安:从“小”处发力 打好医保民生保障仗》在中国医疗保险、中新网刊发推介。
五是基金监管可视化,守底线。日常监管“全覆盖”。加强日常监管,织密监管防线,对全县定点医药机构现场检查全覆盖,截至6月底,完成全县162家定点医药机构现场全覆盖检查,责令整改47家,协议处理4家,追回违规金额48133元,组织全县医药机构开展2次自查自纠,主动退回违规金额78935.33元。聚焦重点领域稽查。围绕2023年监管工作重点“检查化验,职工门诊统筹”等领域,采取线上+线下,数据筛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方式,对职工门诊统筹开展了专项检查,查处医疗机构2家,追回违规金额14839.2元。智能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依托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控系统对12家医疗机构每月开展定期或不定期远程查房,已对1700多人次进行了远程查房,有效遏制“冒名顶替、挂床住院”行为的发生,让监管做到“监管无处不在,无事不扰”。今年3月在全市医保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管领导就医保基金监管工作作典型经验介绍;《东安医保:用心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 “救命钱”》在湖南日报新客户端刊发推介。
责编:田文
来源:东安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